新能源汽车“接受度”高于“熟悉度” 为了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接受度和需求偏好、相关专业人士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的预期,《每日经济新闻》、腾讯汽车频道与新华信共同推出网络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035份,其中消费者4869份,相关专业人士166份。 参与本次调查的被访者,有15.5%来自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城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3.0%的被访者表示会购买新能源汽车,其中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前、家庭拥有两辆车以上的消费者,以及在新能源示范区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更高。 4月21日,在新能源汽车投资沙龙研讨会上,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专职副总部长、启辰事业部部长叶磊介绍说,从东风日产以前做过的调查结果来看,中国的消费者是不太愿意为环保买单的。而今天发布的《2014新能源汽车消费及投资前景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态度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显然,随着节能减排的呼声日渐高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陆续开展,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接受程度也开始逐渐提高。调查中,部分被访者在不是很熟悉新能源汽车的情况下,仍具有购买意愿。对此,新华信总裁兼CEO林雷表示:“对新能源汽车熟悉的消费者加起来只有30%,但是能接受的比例达到43%。这说明消费者会接受一个不太熟悉的东西,这是一个趋势。”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之诺品牌管理总监梁坚说,“这一报告跟我们在市场上的实际感觉是一样的,消费者的热情确实非常高。4月15日我们正式宣布了租赁价格,目前已经收集到了好几千个试驾申请。” 林雷认为,消费者认为使用新能源汽车或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社会和环境是有好处的,对新能源汽车有企盼,可以把这种心态总结为“这事我不熟悉,但是如果有的话我还是愿意尝试”。 全产业链蕴藏投资机会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示范城市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短期内前景更为看好,而相比消费者,来自于银行、基金等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对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更加乐观,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的比例超过80%。 数据显示,在对专业人士的调查中,有80.7%看好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有11.5%不确定这一趋势,仅有7.8%不看好。 在总体样本中,示范城市看好的比例远高于总体样本数。调查显示,在示范城市中,近59%的被调查者看好新能源前景,高于总体样本10个百分点。 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问题,消费者更关注续航能力和价格,而专业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最亟待解决的是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技术的快速成熟,只有技术上得到保证,配套设施完善,市场才能真正形成良性发展。 在资本市场方面,据信达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邢海芝统计,新能源板块除了2011年出现下降以外,近几年基本呈现上扬趋势。今年截至目前,新能源板块上涨幅度达到17%。邢海芝认为,目前新能源板块在整个资本市场中仍然具有优势。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左延安认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都有投资机会,出租车行业和汽车租赁排在,位于第二位的是整车板块,第三块是零部件。“现在很多企业体量比较小,有的企业有技术缺乏资本,需要资本把产业、市场、主机连接起来。” 民族证券首席分析师曹鹤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资本市场上的“特斯拉现象”还将持续,短期内或难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但从长期来看,将推动产业战略以及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加深。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